下面来讲两个案例。
有一个家庭,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很可爱,宝贝得不得了,不忍心打骂孩子。可是到了孩子三岁的时候,父母渐渐觉得孩子皮了,就开始有了第一次的动手和打骂。有了第一次打骂以后啊,父母就开始经常抱怨这个孩子,打骂这个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抱怨越来越多。面对家人、面对朋友、面对同事、甚至面对孩子的老师,都会不由自主的去抱怨几句,这个孩子毛病太多,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有时候面对老师,还会这样说:“老师啊,我这孩子很调皮,你就放心地管,放心地打吧!”
以前我教书的时候啊,就有家长这样对我说,还把孩子背上的衣服掀开,给我看孩子背上一条一条的红梗,都是妈妈抽打这个孩子留下的烙印。那时我刚师范毕业一年,教育教学没有经验,第一次听到这个家长这样一说,就觉得这个孩子,只要他调皮是可以打的,可以不尊重这个孩子。就是这个的孩子的母亲给了我这样的暗示。
当时不知道自己不对,也是很随意地体罚这个孩子,只要他不听话,就会敲打他的手一下。后来才知道自己错了,没有一个老师应有的爱心耐心,没有尽了一个老师应有的责任,真诚地向孩子的父母和孩子道歉!
你看,父母责备孩子、打骂孩子,打破了自己孩子的第一扇窗,就为周围人做了一个错误的示范,给周围人一种错误的暗示:我的孩子是不值得被尊重的,不值得被好好对待的,是可以被随意地指责和打骂的。
因此,这个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再到初中,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孩子受到周围很多人的批评,经常罚站,受到冷落甚至被打骂。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谁想去故意地伤害别人,但是我们很容易受到孩子父母的暗示,因此对这个孩子比较随意而没有内疚。周围的人也会指责这个孩子,抱怨这个孩子,最后这孩子会怎么样啊?受了那么多人的打压,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自信,再也不愿意努力了!
所以我们要记得:抱怨,只会让问题扩大化。当我们总是去抱怨孩子的时候,就是在打破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扇窗,这是事情变糟糕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