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之窗 > 正文
日期:2023-05-22作者:
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袁隆平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位曾经把自己比喻成种子的老人,如今说自己是一株水稻。他说:“我本根植于红土地,沐浴着阳光,而后甘愿将沉甸甸的稻穗奉献给人民。”
一直以来,袁隆平心中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不仅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还为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这位老人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永不止步的科研精神,也成了最好的家风和永恒的家训。
袁隆平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一直没有停过,他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杂交水稻。攻克一个个难关,水稻的亩产量一次次刷新:从500公斤到1000多公斤。11月3日,袁隆平在长沙发布了又一个重大消息:第三代杂交水稻已经实现双季亩产3000斤!如今,九十高龄的袁隆平仍坚守在科研一线,不断地追求水稻产量的突破。
袁隆平说:“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正是这份质朴和坚定,让他在重重困难面前不灰心、不放弃,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次实验,总结每一次经验。半个世纪,袁隆平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研究杂交水稻。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他不住豪宅、不坐豪车,把经费全用来搞科研。国家奖励他的青岛市国际院士港的别墅,他改成了研发海水稻的科研室。他十几年都在路边摊剪发,穿的衣服也是百十块钱一件,一穿就是好几年。即便是大家心目中的科学界“巨富”,但生活依然简朴,他最看重的是脚踏实地“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并把这份坚定的意志,传递给儿子、孙女。
在教育孩子上,袁隆平向来不喜欢太过严苛的方式,他总是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不过在父亲对农业执着坚守的影响下,孩子们对农业领域也有了更多的关注。他们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朴实无华、低调内敛、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
长子袁安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种子公司工作。后来,他跳出舒适圈自主创业,凭借从父亲身上学到的那股坚定的韧劲,先后参与创办了多家农业、科技、种业公司。现在,袁安定已经成为农业领域知名企业家。
次子袁定江,和父亲一样,从小到大都是一个稳扎稳打的学霸,湖南财经学院毕业后到珠海工作。如今已是一家农业科技上市公司的副总裁,他凭借自己的才华,让农民尝到甜头。
小儿子袁定阳从小就是父亲的“小跟班”,天天在稻田里一脚泥一脚水地踩着。他最大的志向就是像父亲一样,一生致力研究杂交水稻。他获得湖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士学位后,一直跟随父亲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深受父亲影响,袁定阳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勇于探索,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超级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
袁隆平低调朴素的生活习惯以及对事业的无限追求,耳濡目染着孩子们,成为家庭中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初审:沈怡婧
复审:李燕
终审:王长福
上一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一)
下一条: 大兴调查研究丨漳州一职校赴南靖一职校和万利达集团开展党建工作交流调研